【屏東神農計劃】創新教育課程:香花草五感體驗與應用(109學年度上學期-低年級)
屏東創新教育課程按低中高三年段漸進式的課程設計,以校田為核心,發展植物、土壤以及昆蟲三大主題。除了知識的內容講授,課程中創新教育團隊的引導、任務活動搭配美感素養、團隊合作、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科學探究等能力養成。情境式教學希望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核心素養的建立。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孩子們半戶外空間進行花草書籤創作。(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花草五行五色
此次課程以具氣味芬芳植物為主題,分別挑選「異國香花草」與「臺灣本土青草」植物種類,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聽覺、視覺的五感體驗,與植物產生連結,認識花草的效用與生活應用。
乾燥青草五感體驗,借感官感受延伸至青草內在健康效益。(109上屏東聯合教師研習)
新鮮花草比一比—黃、綠、藍、紅、白的五色差異與植物營養成分(植化素)認識。
植物天然祝福
與香花草親密接觸後,到了孩子們的動手做時間囉!以艾草、香茅、芙蓉等台灣原生青草製作平安沐浴包,結合常民青草文化,加深孩子日常與植物的關係,而除了常見的香花草日常運用,舞春食農工作室小花老師結合自畫像、書籤等方式的藝術創作,加入香花草實體材料,表達孩子自身對香花草的真實感受。
屏東神農小學老師們的香花草自畫像與青草沐浴包製作。(109上屏東聯合教師研習)
屏東神農小學老師們的香花草自畫像創作,圖中為舞春食農工作室邱士倢(小花)老師。
(109上屏東聯合教師研習)
低年級食農領域老師們經過教師研習操作後,將自畫像創作轉化為書籤創作。(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低年級食農領域老師們經過教師研習操作後,將自畫像創作轉化為書籤創作。(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香花草應用-書籤製作(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課程設計、執行:舞春食農工作室教育經理 邱士倢
神農計劃創新教育團隊:舞春食農工作室
台大昆蟲所碩士蘇立中與臺師大環境教育所碩士邱士倢規劃執行土壤及菜圃生態觀察,讓學生藉由科學工具或五感,認識校園中的土壤、昆蟲與野草。
「舞春」是一個說食物背後故事的食農教育團隊,讓飲食牽連的經濟歷史地理、文學自然科學透過鮮活的課程展現。舞春是取台語「有剩」的諧音,命名的概念有著不同時空的背景意涵。早期的有剩是希望年年有餘,資源永續,進而衍伸出各種飲食文化與在地特色。
舞春食農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mangiafastudio
微笑台灣-食農生態教育團隊 城市方舟與舞春工作室,不只學生也讓老師重拾學習的樂趣: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