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興隆國小

興隆國小二年甲班神農計劃學習記錄

興隆國小二年甲班神農計劃學習記錄

106/3/8~本學期廻鄉農場的大姐姐第一次來幫我們上神農教育課程,大姐姐教我們認識 : 肥料三兄弟,第一種是氮,適合種葉菜類,第二種是磷,適合種果實類,第三種是鉀,適合種根莖類。「肥料三兄弟」就是氮、磷、鉀,三種在肥料裡面的好細菌,有許多奇妙又神奇的功能,我們聽得意猶未盡,真開心。

106/4/5~今天我們有上神農教育的課程,是學習如何做廚餘堆肥,大家都很好奇什麼是「廚餘堆肥」,原來是利用蛋殼、果皮、蔬菜殘渣等等來製作,叔叔說經過三到六個月廚餘才會分解,今天的課程真是好玩又有趣。

106/4/18~今天施叔叔來校田教我們種秋葵,其他學年是種其他的農作物,我們小心翼翼的把秋葵樹苗種下去,並為它澆了水,希望它快快長大。我和聲楊在田裡看到了一隻毛毛蟲,我們怕牠跑到我們身上,所以我們馬上跑到旁邊去,我很害怕毛毛蟲咬到皮膚會腫起來,希望毛毛蟲不要靠近我們。

106/4/27~今天我們有到校田去澆菜,因為最近炎熱又高溫,那裡的土壤顯得乾乾的,秋葵也看起來沒有朝氣,所以我們就趕緊幫忙乾枯的秋葵澆澆水,秋葵長高長大了,也已經開花了,澆了水後,秋葵淺黃色的花開得燦爛多了,但是因為天氣太熱的關係,所以大家都滿頭大汗,我好希望秋葵能趕快成熟喔!

 

106/5/15~哇塞!因為我們種的秋葵已經長出來了,所以今天全班同學到校田去收成秋葵,我們拿著剪刀小心的剪下秋葵,校長還提醒我們要剪比手指頭大的,秋葵才會好吃有營養喔!我體會到農夫的辛苦,也希望可以有多一點農作體驗,好開心!

106/5/15 第一次收成畫面

106/5/16~今天廻鄉農場的姐姐教導我們如何分辨小黃瓜、小番茄和芭樂哪種是有機的種植方式,哪種是使用農藥種植的?例如:小黃瓜如果用刀切後,將左 半和右半連在一起,若是能夠黏起來,就是有機的小黃瓜。原來是這樣分辨的呀!我可以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了。

 

105/5/26第二次收成畫面

 

感謝神農計劃讓我們學會認識土地。當我們流著汗時,真確的了解到耕種者的辛勞;當天氣下起春雨,感謝大地有雨水可以滋潤土地與植物;

當享用著親手種植的秋葵,我們學會珍惜與知足;感謝台灣好基金會及貿聯集團對我們的愛,我們深深感恩與感謝您!!!

(照片:連欣欣  / 文:博勛 、家宇、 立庭、 彥維、 聲楊)

 

 

 

 

 

 

苗栗興隆國小-華陶窯之旅

[照片/文字:興隆三甲]

6/8 華陶窯參訪體驗之旅

★-影片欣賞
透過鏡頭讓我們看到平常對我們而言那麼渺小的昆蟲
他們的生活是如何精采
自然界的弱肉強食形成各種食物鏈
生物界是這麼的奧妙,讓人目不轉睛

★-柴燒窯導覽
透過導覽員姐姐的解說,
我們了解到燒過和未燒過的陶器差別在哪裡


也看到了園區裡面有很多特別的花草樹木和陶器的裝飾品

這一棵「猴不爬」樹


因為樹幹光滑且成片剝落而有其特色
他生的小白花隨著風飄呀飄的
好像在下著小雪
詩情畫意的畫面令人難忘

★-午餐-美味的割稻飯


讓人垂涎三尺的自助美食
許多特色佳餚和消暑仙草蜜以及水果
孩子一碗接著一碗的吃
即便天氣如此炎熱
大家的食慾卻絲毫不被影響
吃飽了
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滿足的笑臉

 

★-探索時間
短短的二十多分鐘自由活動時間
孩子們逛得不亦樂乎
還淘氣的說她們要拍很有意境的雜誌封面


主題就叫做…不看鏡頭也很美的四小妞
哈哈真是太可愛了!

  

★-下午-捏陶活動
大家都很專心在創作自己的作品唷!
有的在做茶杯杯蓋,有的在做要送給爸爸的菸灰缸
還有的在做小巧的置物盒
個個都是偉大的藝術家!

         

★-謝謝神農計畫讓孩子有機會在環境中學習
華陶窯是個很適合做戶外教育的地方
今天大家都學得很開心
甚至孩子意猶未盡的說:
「如果只有我們班自己來就好了,這樣就可以玩更久不用趕時間回家了」
這次的校外教學,給了孩子們一個特別珍貴的回憶:)

苗栗興隆國小-茄子收成趣

[照片/文字:興隆國小三甲]

6/7      8:30
孩子們頂著一早就盡情散發熱情的陽光
走進校田後,發現作物被滿滿的雜草覆蓋住
於是大家一起幫忙除草+澆水
也順利的收成了好幾條肥美營養的茄子哦!

★—————————————————★
還記得當時種下茄子的日期是4/12
當時剛下完雨
田裡泥濘不堪
脫下鞋子
每個孩子用自己的腳親身感受泥土的溫度
雖然他們嘴上說著爛泥巴的觸感怪怪的
但每個人的臉上依然充滿童真的笑顏
跟著步驟一步一步的種下茄子
幫作物鋪上稻桿後就大功告成啦!

 

5/12
大家一起幫茄子架起竹竿
希望他們可以長的頭好壯壯

★———————————————-★
從種下到收成,近兩個月的時間
從幼苗到果實
孩子們親手照顧、除草、澆水、收穫
如果沒有這些體驗
孩子不會知道平時的食物得之不易
希望藉此經驗,
每個孩子都能學到我們要感恩惜物也惜福。

 

【神農計劃」苗栗萌芽之4】 一畝「興」田,「隆」重登場 貿聯集團攜手興隆國小 「麥田圈」校田歡喜揭牌

01

台灣好基金會「神農計劃」第7所認養興隆國小春播揭牌!

4月14日以美國矽谷為聚點,長年往來世界各國的貿聯集團梁華哲董事長,特別回台灣參加興隆國小校田揭幕,與孩子們在以麥田圈為造型的校田裡,腳踩泥土,體驗農事。梁董事長以自己支持美國以及台灣公益的經驗表示「『神農計畫』讓我們的下一代認識自己的故鄉,愛護自己的土地,雖然不是立竿見影,卻會影響深遠。

三年前,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默默開始「神農計畫」的實驗,他相信,孩子們透過農作體驗,認識土地,深入故鄉水文歷史,才能真正體會故鄉的美好,愛護土地的價值。三年來,他所認養的新英國小、中興國小、烏眉國小,新觀念在生活中萌芽,證明了「神農計畫」跨領域整合教育的成果,孩子每天中午津津有味的吃著有機蔬食,影響務農的家長採用有機農法;教科書裡的屋頂集雨、堆肥製作等平面知識,具體實踐在校田裡。

這樣一個有趣的計畫吸引了梁華哲董事長的注意。在一個飯局上,第一次見面的柯文昌對著梁華哲說起了「神農計畫」,梁董事長專心的聽,他懂得這個計畫的難度以及可能產生的長遠影響,主動表示希望成為企業天使,認養一所小學。他說「很多的公益活動無法紮根,『神農計畫』的作法創新,需要花時間累積,可是對於土地保護和家鄉認同的觀念,卻可以透過一代一代的教育,翻轉台灣。」一場飯局,促成貿聯集團與興隆國小攜手,創造了獨樹一格的麥田圈校田。

興隆國小一帶因當地水資源較缺乏,適合種植玉米,因此選擇黃金玉米作為興隆的特色作物。年初開田養地,灑下玉米種子,卻受到最冷寒流來襲,全軍覆沒,孩子們知道了大自然的偉大。春暖之際,他們再次種下玉米種子,祈求豐收。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說「校田就是跨領域整合的學習教室。孩子們既能把教科書裡的屋頂集雨、堆肥製作等平面知識,在校田立體化,從勞動中學習;寒害、大雨則體會到大自然的力量,傳承古人敬天愛地的價值與接受挫折的韌性。」

興隆國小校長徐世芬表示:「去年7月在九湖國小校長的引薦下,搭上最後一班列車參與了『神農計畫』,10月方才克服困難在學校旁租了一塊農地作為校田使用。透過廻鄉農場指導播種栽種,孩子們親手種下了第一批的蔬菜,記錄菜苗的成長。樂齡的爺爺奶奶協力紮稻草人美化裝飾,小小年紀的孩子學習到農藥對土地人體的危害,從小養成對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幾個月後採收義賣的感恩活動,更體會土地到餐桌的豐收美好,我們共同致力朝跨領域的神農教育目標邁進。」

除了有機飲食、土地教育與校田實作,興隆國小也與社區緊密互動與連結。興隆國小以五感教育-「感激、感謝、感恩、感動、感受」,在校田採收後,舉辦「小小神農有機義賣」,希望讓孩子們懂得付出回饋懂得感恩。從採收、包裝、到販售,社區的志工媽媽與孩子們一同合作,不僅每次義賣都銷售一空獲得好評,也帶動家長、社區對活動的參與和認同。未來,籌措的經費將捐給慈善機構,讓愛持續流動。

為了培養孩子們創意美學的眼睛,台灣好基金會邀請苗栗子弟-攝影家李東陽帶領孩子們,用不同的角度觀察他們的校田與故鄉,一個仰角或一個俯視,都可以傳遞不同的訊息,培養孩子們看世界的不同眼光。未來,孩子們將自己撰寫、攝影,紀錄校田日記,並在台灣好基金會「神農網」跨校分享。

「神農計劃」不僅是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是支持有機小農永續的起點。台灣好基金會期待社區支持並參與,讓校田不僅是孩子學習的場域,也是鄉鎮的文化風景,凝聚社區的共識與想像。目前神農計劃共有10家企業認養苗栗11所小學,屏東4所小學。

03台灣好基金會李應平執行長(最後左二)、貿聯集團梁華哲董事長(最後左三)、興隆國小徐世芬校長(最後右二)、廻鄉農場林宏昌場長(最後右一)一起為以麥田圈造型的校田揭牌!

05來自興隆國小小朋友的創作,贈送給貿聯集團表示感謝

10小朋友為揭牌儀式準備非常多段的演出,其中五年級小朋友帶來的興田戲劇─「蔬菜成長舞」十分可愛!

更多照片請見→http://sn.org.tw/albums/?aid1=159298066435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