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有機飲食

【有機飲食】當季蔬果風味品嘗與認識

神農計劃從有機飲食出發,將營養午餐中的一道菜改為有機蔬菜,養成孩子們均衡營養的飲食習慣、透過味覺記憶家鄉的味道。

 

「開始有機蔬菜供應後,孩子們到健康中心的頻率減少了!」

「孩子們願意嘗試平常不願意吃的蔬菜,也發現味道與印象中的不太一樣,蔬菜的甜味取代原本害怕的味道。」

「每天的廚餘減少許多呢!」

 

學校開始供應有機蔬菜後,主任、老師、護理師發現孩子們在飲食習慣的轉變,透過蔬菜真實風味與學校廚房健康烹調,孩子們藉由味覺重新認識餐桌上的食物。

 

當季水果品嘗

除了有機蔬菜,109學年度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加入當季蔬果的品嘗課程,邀請合作夥伴威勝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蘇登呼挑選當季當令、當地種植的特色品種水果,以味覺學習,透過風味認識家鄉特產與農產知識。

109上學期有機飲食:南州國小同學按低、中、高三年段於課程中分別品嘗珍珠芭樂。
(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109學年度上學期的三次有機水果風味品嘗課程中,登呼老師特別挑選來自屏東在地三座有機農場種植的蔬果,分別為茂和農園有機小黃瓜、乾坤有機生態農場珍珠芭樂、鴻旗有機休閒農場金鑽鳳梨

109上學期有機飲食:南州國小同學們於課程中一起品嘗有機小黃瓜。
(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109上學期有機飲食:南州國小同學們品嘗金鑽鳳梨。(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有機水果主題學習

風味品嘗課程中,登呼老師會根據該作物選擇一內容作為課程的學習主題,從食當季出發,課程中將與孩子們分享水果的生長過程與針對病蟲害、氣候等狀況的對應措施,延伸至購買水果的挑選方式。

在有機小黃瓜品嘗中,登呼老師選擇「格外品」作為此次主題學習。

有別於通路上常見的筆直小黃瓜,農場收成時,會從外觀、大小區分其優劣。外型彎曲的小黃瓜會被分類為「格外品」,此外型差別源自於植物生長時,養分競爭所產生的差異,然而無關外型的筆直或是彎曲,作物本身的營養價值是不變的。

109上學期有機飲食:南州國小蘇恆毅主任講授小黃瓜相關知識。

 

109上學期有機飲食:威勝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蘇登呼(左)與乾坤生態有機農場負責人王乾坤(右)到校與孩子們分享珍珠芭樂種植過程。
(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

 

109上學期有機飲食:有機蔬果風味品嘗課程由「食當令」出發,發展系列水果風味品嘗課程。

 

當季蔬果風味品嘗課程影片│來吃小黃瓜─認識格外品

 

有機水果主題設計:威勝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蘇登呼

教學執行: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主任 蘇恆毅、南州國小老師們

動態影像製作:台灣好基金會 倪旻勤、 陳旻淇


神農計劃校外教學合作團隊/有機水果風味品嘗:威勝顧問有限公司

(圖片取自好農好物臉書粉絲專頁、照片攝影:劉瑜楷)

「好農好物」專注做好一件事:推薦優質且安心的農友及農產品給消費者(企業機構),讓農產品的銷售推廣變得更容易。

 

威勝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 蘇登呼

豐年社前副社長、現任威勝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與總經理的蘇登呼,致力於推廣農產品,也同時身體力行,加入推動食農教育的行列。

登呼老師與神農計劃合作,媒合農場成為食農教育場域,成為神農計劃的校外支援系統,也拓展學校對於農業教育的想像;設計有機蔬果風味品嘗課程主題,從味覺學習家鄉特產與初識農業領域。

 

好農好物:https://www.facebook.com/goodgoodfarm

 

屏東有機蔬果合作農場名單

茂和農園:https://www.facebook.com/ptmoaho

乾坤生態有機農場:https://www.facebook.com/ChienKunFarm/

鴻旗有機休閒農場:https://www.facebook.com/HomChiOrganic.TW

【屏東神農計劃】校田農事課程:作物生長守則與病蟲害防治(109學年度下學期)

茂和農園執行長羅秉諺是神農計劃中的校田農老師,青年從農創業的他,以友善土地的生產模式經營農場,同時鼓勵更多青年投入台灣有機農業。抱持著對農業的熱血與教育的熱忱,秉諺老師在校田裡,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帶領孩子們初識農業領域。

屏東縣麟洛鄉茂和農園執行長羅秉諺(後排右三)與農場夥伴、農友。攝影:劉瑜楷

 

 

作物生長守則

109下學期校田實作第一堂課:秉諺老師下田前,為孩子們整理作物生長特性。
(屏東縣潮州鎮四林國小)

 

作物的生長時程、水分需求多寡、設立棚架需求、澆灌方式……等,秉諺老師在下田前,仔細說明每一種作物的生長特性,由其特性引導至該作物的照顧方式。根據各作物生長需求,提供對應舒適的生長環境是作物生長守則第一條,也是孩子們的校田修練秘笈。

109下學期校田實作第一堂課:定植準備及注意事項說明。(屏東縣潮州鎮四林國小)

 

109下學期校田實作第一堂課:孩子們期初定植,
此學期種植玉米、玉米筍、圓茄、長茄、四季豆、番茄、絲瓜、苦瓜等四季蔬菜。
(屏東縣潮州鎮潮南國小)

 

 

病蟲害防治

109下學期校田實作第二堂課:依據作物科別整理常見病蟲害。(屏東縣潮州鎮潮東國小)

 

校田定植一個月,作物在校田中慢慢成長,農老師秉諺以作物科別為分類依據,有系統地介紹常見病蟲害,與孩子們一起維護校田健康。

白粉病、鏽病、斑點病……等病蟲害辨識,秉諺老師除了圖片示意外,更利用孩子們熟悉的日常生活為例,進一步說明相對應防治方式,如:灰塵堆積下的物品表面,有如得到白粉病的茄科作物,需要水分的補充以沖刷灰塵。校田搭配有效的防治與日常田間管理,作物能夠生長得更健康。

109下學期校田實作第二堂課:校田病蟲害辨識。(屏東縣潮州鎮潮東國小)

109下學期校田實作第二堂課:日常照顧搭配防治能夠使作物生長得更好。(屏東縣潮州鎮潮南國小)

 

課程設計、執行:茂和農園執行長 羅秉諺


神農計劃有機蔬菜合作農場/農夫老師:茂和農園/羅秉諺

 

茂和農園執行長羅秉諺將有機農業知識轉化為日常語境,帶著神農小學的孩子們與老師們一起認識農業,解決校田大小問題,與孩子們一起玩出對農業的興趣。

茂和農園為屏東神農小學有機蔬菜合作農場,位在屏東縣麟洛鄉,主要生產有機瓜果,堅持友善耕作、生產健康食材。

神農計劃透過「有機飲食」,贊助認養學校每天營養午餐一道有機蔬菜,讓孩子們從小吃得健康,強健體魄。 為了一年約200個上學日穩定提供有機蔬菜,合作供應的農友們,不管遇颱風、暴雨、氣候極端劇變、病蟲害等問題時,擁有專業的田間管理能力、應變能力。孩子們吃得健康背後,是由許多的辛苦與努力成就來的。

 

茂和農園:https://www.facebook.com/ptmoaho

農往直前發展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PTARGO.Leader

神農計劃-有機蔬菜篇(茂和農園):https://youtu.be/VZjjGdnogjo

【屏東神農計劃】創新教育課程:餐桌上的植物(108學年度下學期-低年級)

屏東創新教育課程按低中高三年段漸進式的課程設計,以校田為核心,發展植物、土壤以及昆蟲三大主題。

 

課程中藉由創新教育團隊的引導、任務活動搭配美感素養、團隊合作、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科學探究等能力養成。情境式教學希望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核心素養的建立。

108下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校田作物觀察。(屏東縣潮州鎮潮南國小)

 

「可以吃的植物」生長型態與營養介紹

以繪本《可以吃的植物》展開植物的魔幻奇境,從生根發芽到開花結果,孩子們與小花老師一起在校田裡,探索餐桌上的常見蔬菜再成為一道菜餚之前的成長歷程。

108下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介紹校田栽種的蔬果與其構造對應功能。孩子們餐桌上常見的青蔥,卻少見過其花開的模樣。(屏東縣潮州鎮潮南國小)

 

108下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介紹校田栽種的蔬果與其構造與對應功能,了解植物生命運作。
(屏東縣潮州鎮潮南國小)

 

校田植物構造巡禮結束,小花老師接著與孩子們分享餐桌上常見蔬菜的內在的營養成分。除了食用構造的分別,營養成分也依據其部位而有差異。種子食材富含豐富營養,如蛋白質、澱粉、油脂等,以利植物繁衍。

透過故事引導與校田觀察,在輕鬆的氛圍中,孩子們看見生命的奧妙也學習飲食營養的均衡攝取。

108下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介紹校田栽種的蔬果與其構造與對應功能,了解植物生命運作。
(屏東縣潮州鎮四林國小)

 

繪本導讀與創作

認識校田多種蔬果的特性後,小花老師邀請大家一起加入奇幻植物的團隊中,創造植物星球的怪奇、可愛角色。製作過程與分享時可以看見孩子們喜愛與排斥的蔬果特色。

108下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
舞春食農工作室邱士倢-小花老師《新發現!高麗菜星動物圖鑑》繪本導讀。
(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攝影:劉瑜楷

 

108下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植物星球角色介紹—「格外品」也是植物星球中的一員,由外觀簡介蔬果外貌差異的由來。
(屏東縣南州鄉南州國小)攝影:劉瑜楷

課程設計、執行:舞春食農工作室教育經理 邱士倢(小花老師)

參考資料:《可以吃的植物》《新發現!高麗菜星動物圖鑑》


神農計劃創新教育團隊:舞春食農工作室

台大昆蟲所碩士蘇立中與臺師大環境教育所碩士邱士倢規劃執行土壤及菜圃生態觀察,讓學生藉由科學工具或五感,認識校園中的土壤、昆蟲與野草。

 

「舞春」是一個說食物背後故事的食農教育團隊,讓飲食牽連的經濟歷史地理、文學自然科學透過鮮活的課程展現。舞春是取台語「有剩」的諧音,命名的概念有著不同時空的背景意涵。早期的有剩是希望年年有餘,資源永續,進而衍伸出各種飲食文化與在地特色。

 

舞春食農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mangiafastudio

微笑台灣-食農生態教育團隊 城市方舟與舞春工作室,不只學生也讓老師重拾學習的樂趣: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