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神農計劃】創新教育課程:校田與我們 (110學年度上學期)
屏東神農的創新課程以校田為核心,搭配蟲、土、草三大核心內容,培養孩子們在探索路上的科學研究、團隊合作精神。這學期老師們加入新的元素,來跟孩子們一起動動腦:「我們」與校田的關係是什麼呢?「我們」跟校田裡的蟲、土、草如何作連結?當「我們」不再只是站在研究對象背後的提問者,孩子們展開自我角色探索與認識的過程。
110上學期-植物裝扮秀:以自然元素作藝術創作,並加入自主主觀表達、相互分享等社會互動。
(屏東縣潮州鎮潮東國小)
高年級:生活中的「神奇寶貝」
「我看到甲蟲的爪子,我猜他可以爬牆。」
小新老師向同學展示常見昆蟲標本,並利用造樣造句的方式,讓孩子們找出昆蟲身上的特徵與聯想其作用。
「我看到獨角仙的角,我猜他可以挖土。」
「我看到蝴蝶的翅膀,我猜他可以變色。」
「我看到蜻蜓的長尾巴,我猜他可以平衡身體。」
110上學期-生活中的「神奇寶貝」:仔細觀察昆蟲構造。(五校聯合教師培力)
同學們正在嘗試的觀察與聯想,正是科學家常用的「仿生學」。仿生是以大自然為師的科學方法,透過大自然各式運作方法作日常發明、作法的應用。有了大自然昆蟲的各式案例參考,孩子們將大自然的運作方式融入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發想更多優化生活的設計,將想法繪成新發明,與同學們分享。
「玩具沙鏟可以加入獨角仙的角,加深挖土的深度。」
「電鍋外觀可以加入變色的蝴蝶翅膀,讓使用者了解電鍋狀態。」
「水上充氣物可以融入長型設計,易於水上保持平衡。」
110上學期-生活中的「神奇寶貝」:與日常用品結合,透過「仿生」,優化孩子們日常常用用品。
(五校聯合教師培力)
中年級:野草中的永續精神
野草不經意出現在校園中、校田中以及我們的生活中,提供小動物棲身之地,也帶給土地養護,更進一步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將野草精神放入生活中,學習永續的精神,立蘇老師帶著孩子們在校園中認識、發現可食、可加以應用的野草,並請同學們設計食譜,製作野草料理。
110上學期-野草中的永續精神:校田艾草採收,製作艾草小湯圓。(潮州鎮潮南國小)
110上學期-野草中的永續精神:校田艾草採收,製作艾草小湯圓。(潮州鎮潮南國小)
110上學期-野草中的永續精神:利用校田採集的花,作三明治最後的裝飾。(南州鄉同安國小)
低年級:植物裝扮秀
校園花葉藝術創作,這次的畫布是孩子們的手與臉,小花老師舉辦的花草嘉年華,邀請神農小學的孩子們盛裝出席!孩子們利用校園的花與草,創作頭冠與手環,嘉年華中,大家各自分享裝扮並一同感謝大自然的給予。
110上學期-植物裝扮秀:嘉年華面具創作,利用校園花葉製作面具。(潮州鎮潮東國小)
110上學期-植物裝扮秀:嘉年華面具創作,利用校園花葉製作面具。(潮州鎮潮東國小)
課程設計與執行: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蘇立中(立蘇)、教育經理 邱士倢(小花),城市方舟工作室 謝宗叡(小新)
神農計畫創新教育團隊:舞春食農工作室
台大昆蟲所碩士蘇立中與臺師大環境教育所碩士邱士倢規劃執行土壤及菜圃生態觀察,讓學生藉由科學工具或五感,認識校園中的土壤、昆蟲與野草。
「舞春」是一個說食物背後故事的食農教育團隊,讓飲食牽連的經濟歷史地理、文學自然科學透過鮮活的課程展現。舞春是取台語「有剩」的諧音,命名的概念有著不同時空的背景意涵。早期的有剩是希望年年有餘,資源永續,進而衍伸出各種飲食文化與在地特色。
舞春食農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mangiafastudio
微笑台灣-食農生態教育團隊 城市方舟與舞春工作室,不只學生也讓老師重拾學習的樂趣: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916
城市方舟工作室
(圖片取自城市方舟工作室臉書粉絲專頁,圖右:王庭碩,圖中:謝宗叡,圖左:扶尚睿)
台大昆蟲所博士生王庭碩、扶尚睿、以及中興大學昆蟲所碩士謝宗叡三人共同創立,設計系列結合自然環境的獨居蜂課程,在校園中建置「獨居蜂旅館」,帶孩子從觀察獨居蜂入住狀況分析環境問題。
COME BACK to ME 是臺灣第一個推廣獨居蜂旅館的團隊,由三個昆蟲系的夥伴王庭碩、謝宗叡與扶尚睿所組成。其核心目標並非提倡目前主流的城市養蜂,而是透過「COME BACK to ME x 城市養蜂是Bee要的」粉絲頁作為教育平臺,以圖文的方式,讓一般民眾能對蜜蜂以及獨居蜂,甚至是環境改善的基本知識有初步的瞭解,也跟大家分享我們城市養蜂在實際操作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藉由這一連串的教育與實際行動, 讓我們能真正拉近自然與城市的距離。
城市方舟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comebacktobee
城市養蜂是BEE要的:https://comebacktobee.weebly.com/
微笑台灣-食農生態教育團隊 城市方舟與舞春工作室,不只學生也讓老師重拾學習的樂趣: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916
三玉號-野草茶
(圖片取自三玉號臉書粉絲專頁)
野草生活是三玉號想闡述的理念價值,隨著時空的演變,野草與人的關係,也不斷地在轉化成不同的樣貌並融入日常生活中。
三玉號以青草茶鋪形式推出草茶相關飲品、小點,展現飲食文化與土地間密不可分的連結,同時,透過台灣野草與不同食材創新結合,重新詮釋台灣野草的傳統意象。
茶鋪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8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