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神農計畫」 邀企業認養學校 教孩子親手種午餐
2015-07-31 06:59:36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台灣有八縣市學校營養午餐完全免費,困窘的財政讓營養午餐被被低價標綁架。台灣好基金會昨天宣布啟動「神農計畫」,號召企業認養學校,補貼營養午餐差額,讓孩子吃到無毒餐,並搭配食育課程,翻轉餐桌。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邀請七家企業,認養九所小學,在校內建置有機田,也啟動食育教案,讓自然、社會結合食育「立體化」。但苗栗還有廿多間學校在排隊,盼號召更多企業加入。
本報日前啟動「飲食革命.翻轉餐桌」願景工程系列專題,報導免費營養午餐亂象,低價搶標的生態讓部分學童餐盤營養不足、菜色不乏賣場即期品、過剩蔬菜,孩子不愛吃,廚餘堆得像座小山。還有國中生吃不飽,下午喊餓。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兩年前與投入自然農法逾廿年的「有機迴鄉農場」合作,從苗栗新英、烏眉、中興國小開始,補助每人每學期一千兩百元,包括營養午餐轉為有機餐的差額,並協助學校建置有機田,迴鄉農場也發展出系列課程。
「大家第一次種高麗菜,小得像顆棒球。」苗栗新英國小校長鄭玉美說,孩子大清早就到學校等開門,要來抓蟲照顧菜,不喜歡念書的孩子也在菜園中重新得到自信,感到被重視。
九二一大地震後重建的烏眉國小校地太小,基金會租下後方山坡讓孩子種果樹,一人照顧一棵樹。
苗栗中興國小將自然課「立體化」,今年種水稻時,按照課本在屋頂集雨作為灌溉水,帶著孩子收集校園落葉、製成堆肥,也連結到社會課,在種稻中學人文地理。昨帶了學生親手種的「中興米」開心展示。
經過兩年實驗,柯文昌昨天宣布「神農計畫」正式啟動,邀請七家企業,認養包含新英、中興、烏眉在內的九間苗栗小學,為期三年,希望逐步在台灣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