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田裡的生活課】七年成果展系列活動│用嘴巴留住生態:生態廚師的野草料理(含菜譜)
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蘇立中
舞春食農工作室教育經理 邱士倢
※示範:水田芥煎蛋、茴香煎蛋
潮南國小校長 林秀玲
潮南國小理念老師 陳美玲、陳夷屏
潮南國小同學 陳冠穎、吳欣芫
※示範:大花咸豐草煎蛋料理、九層塔牛奶冰沙
蘇立中:
大家平常有沒有在吃草或用草的習慣?我們講的是野草。
野草這件事情,為甚麼我們要吃野草?生命力最強。為甚麼生命力最強我們要吃他?吃野草野菜在這幾年相當流行,它比較好適應現在的生活環境,相對管理跟照顧的成本比較低,這是針對生產面來講。可是如果我們在講吃草、吃野菜這件事情,明明菜市場、超市、大賣場都可以買到很多菜,為什麼我們還要吃野菜?
邱士倢:
因為可以知道什麼是生長在自己環境的風味,因為很多像是高麗菜啊、空心菜啊,我們現在常吃的菠菜,這些都是被設定好的食材,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他們為了要在台灣生產供給給日本的蔬菜,所以這些作物都是被設定好的。我們在地、台灣本來在用的這些蔬菜或是這個文化就不見了。
蘇立中:
我們吃草跟吃野菜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找回以前土地上的文化。早先一些老人家、長輩們,他們都用甚麼草、用甚麼菜來當作他們日常所需來源的時候,那個其實是已經形成一種文化,有時候很多的植物甚至都還有他的藥用或祭祀價值在。什麼意思?比如說有些客家人可能在某些祭典的時候會用到什麼植物,比如說原住民在祭祖靈的時候,會需要什麼植物?或是在釀酒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植物去發酵酒,這個都是具有很深遠的文化意涵。可是當我們只知道說我用的植物都是從超市、大賣場來的時候,它對你的意義就是「植物」、「吃飽」而已,它沒有文化價值意涵。很多植物在當地會因為節氣、節令跟祭典等因素,它具有很深的文化價值。再來,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生態的棲地跟狀況,每個地方他所使用的野草種類,會因為那個地方的環境狀況,而有不同的植物種類。所以每個民族即便同樣的民族,他翻過一個山頭,他就又用不同的植物。所以我們說吃野菜、吃野草,有很大一部份是要找回我們台灣自己民族、自己家鄉的文化跟生態故事。
邱士倢:
如果你用一般的慣行農法、噴除草劑的話,你的田埂上是不會有草的,所以你看不到這些跟我們文化有關的植物。
蘇立中:
恰查某他很多,可是他具有一定的生態意義跟食用價值在,他也很好的青草茶原料。你要讓大家能夠接受你的食用野生植物,很重要的關鍵就是你要把他的料理做得好吃。大花咸豐草他是外來種,基本上已經是入侵種了,我們怎樣利用這個入侵種讓他好好的跟我們環境共存,同時我們可以善用他,然後以便培育其他的台灣花草,這個是我覺得可以跟環境共存相處的方法,而不是把它趕盡殺絕。跟小朋友上野草的時候,不是跟小朋友說這個草在什麼季節可以吃,因為小朋友根本沒有經歷過、根本不曉得。我可能一開始是讓小朋友認識草可以吃、原來草可以這麼好吃,以及認識你的校田裡面甚麼草是可以吃的,這樣就好了。接下來,我們會讓小朋友認識原來你的草是可以做飲料的、你的草是可以做什麼的,慢慢衍伸。
邱士倢:
讓他們先喜歡這些草藥跟野草。
蘇立中:
先喜歡,我們知識再慢慢帶入,這是我們一慣在學校帶課程的方式。
蘇立中:
吃草有四個要注意的要領,第一個:不認識的不要吃,一定要很確定,你再把它拿來當可以吃的東西;第二個:環境不乾淨的地方不要採,甚麼叫不乾淨的地方?有污染的地方、有噴藥的地方,還有都市裡面。都市裡面除了你自己的菜圃,最好其他公園、牆角、路邊都不要採,因為你不知道都市在建造過程當中,土壤的狀況怎麼樣,農田周圍很常也有噴除草劑的狀況。第三個:國家公園、森林保護區,還有別人家裡的田地不要採,因為那是人家的財產。第四個:在採集的時候,務必留給植物繼續生長的機會。
【水田芥、茴香煎蛋】
小提醒:野菜煮熟比較好、不要吃太多。野菜跟蛋(煎蛋)和雞(雞湯)是好朋友,野菜他需要跟蛋白質還有油搭配的料理,人會比較習慣。
事前準備
1. 洗淨水田芥與茴香後,將兩種野菜分別切碎,裝入不同容器中備用。
2. 打散生雞蛋,加入適量鹽巴攪勻
煎蛋
1. 開火熱鍋
2. 鍋熱後,倒入適量食用油
3. 油溫不需太高,即可放入處理過的水田芥
4. 水田芥稍微炒軟後,放入茴香
5. 將炒過的野菜集中於平底鍋中心
6. 倒入蛋液(倒法:由平底鍋外緣逐漸向內)
7. 蛋液外緣稍稍凝固時,將其由外向內推,混和內、外蛋液
8. 蓋上鍋蓋開中小火
9. 蛋凝固七、八成後,可翻面
【九層塔牛奶冰砂】
材料
1. 鮮奶油20ml
2. 鮮奶300ml
3. 冰塊一杯半(一杯500m)
4. 九層塔一碗
5. 糖50g
作法
1. 牛奶、糖倒入果汁機
2. 開啟果汁機,使糖融化於牛奶中
3. 九層塔(要先洗乾淨哦)、冰塊、鮮奶油倒入果汁機
4. 開啟果汁機打勻所有配料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